為什么大公司總搞些奇怪的商標?
2020年過去了,你還記得多少個奇特的商標?有沒有李佳琦魔性的“oh mygod,買它買它!”,B站2020年度彈幕“爺青回”,或者是可口可樂申請的“可NIU了”商標?
CBNData消費站盤點了2020年的抓人眼球的商標相關事件,將其分成了四個類別,分別對應著諧音梗、網紅、流行語、品牌保護等關鍵詞。
商標是品牌的一部分,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。如果公司在商標上的重視程度不夠,很可能直接影響品牌形象,對于公司的運營也帶來負面。
典型的反面案例在2020年也有不少,例如海底撈起訴河底撈失敗。周六福IPO上市被否,可能也與商標侵權有關。
下面是CBNData消費站的2020年商標盤點。
(本文為CBNData消費站「2020消費“奇觀”」系列觀察的第二彈,此前已推出“2020土味禮物盤點”,點此回顧)
“奇葩”商標第一式:諧音梗
讀來順口、容易記憶,這些都成為了諧音字詞被申請注冊成商標的原因。
但這類商標申請也容易被商標局駁回,原因包括這些諧音字詞容易影響誤導青少年對規(guī)范漢字的認知、不利于語言文化的普及和青少年的基礎教育等。
但還是有少數諧音字詞被申請注冊:
“奇葩”商標第二式:“蹭”網紅明星的熱度
李佳琦的小助理以及寵物犬Never(奈娃)、papi醬家的貓咪……這些有個共同點:沒錯,它們都是正在被申請的商標。
在今年直播電商的推動下,網紅(KOL)以及運營多名網紅(KOL)的MCN機構成為了整個社會關注的話題之一。直播帶貨的頂流人物薇婭、李佳琦們,他們受到的關注程度不亞于明星藝人,甚至可能在消費市場擁有更強的影響力。
這種影響力也囊括了網紅的周邊事物,包括它們的寵物。實際上,李佳琦的寵物犬已經儼然是一個新生網紅,接連開展“代言”、品牌聯名活動,同樣吸引了大量流量。網紅以及網紅周邊事物的走后,相關公司都可能申請注冊相關商標,甚至是與網紅無關的公司也會搶注。
除此之外,這些網紅以及網紅相關的事物都被注冊成為了商標:
“奇葩”商標第三式:網絡流行語正被搶注
幾乎每年的網絡流行語都會被申請注冊成商標。固然,《商標法》允許網絡流行語被申請注冊為商標,但是流行語的生命周期短。對于公司而言,使用網絡流行語看上去能吸引消費者注意力,但并非一定能變成公司有價值的的知識產權資產。
何況,流行語的變化似乎越來越快。這意味著,2020年的流行語在2021年可能就不流行了,消費者的注意力很快會從熱度消散的流行語中轉移。在這種情況下,公司將流行語申請成為商標,可能資源消耗、回報較低。
即便如此,2020年流行過的u1s1、打工人、有內味了等詞語,還是在短時間內就被申請注冊為商標:
“奇葩”商標第四式:商標護城河
商業(yè)公司常常注冊大量與公司品牌與產品相關或相似的商標,有些看上去令人感到莫名其妙。典型案例是老干媽申請了大量的相似的商標,包括“老干爹”“老媽干”“干兒子”“陶老干爹”等,像是主品牌“老干媽”的親戚們。
這些商標注冊是老干媽商標戰(zhàn)略布局的一環(huán)。防衛(wèi)商標是指為了防止他人的使用或注冊,而對自己的核心商標所進行的注冊,具體包括防御商標和聯合商標兩種形式。上述提及的“老干爹”“老媽干”等商標就屬于聯合商標,也就是“老干媽”的近似商標。
如果公司前期在商標上的重視程度不足,或者是在商標注冊上出現了疏忽,很可能導致后期訴訟中失敗,最終的結果是公司品牌存在隱患。
【版權聲明】:本站內容來自于與互聯網(注明原創(chuàng)稿件除外),如文章或圖像侵犯到您的權益,請及時告知,我們第一時間刪除處理!謝謝!